体坛周报记者严益唯述评
中超21轮过后,争冠悬念依旧。上海海港在一度落后六分的情况下完成反超,再次站上榜首,这一成绩已超出外界预期。更重要的是,他们凭借稳定的技战术执行和对现代足球理念的坚持,展现了在中超赛场上通过传控也能收获回报的可能性。
英超镜鉴:数据证明“善传者胜”
并不是每支球队都适合以传控取胜,但善于传球的球队往往更有机会脱颖而出。上赛季英超有七支球队场均准确传球超过400次,其中四支位居前四,其余三支中,热刺和曼联打入欧联杯决赛,没有任何球队降级。更早的23/24赛季,获得欧战资格的八支英超球队中,仅有纽卡斯尔和曼联低于这一标准。最近两个赛季,英超场均准确传球超过400次的球队数量持续增加,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球队达到这一门槛。英超作为对抗最激烈的联赛尚且如此重视传控,说明高质量的传接球已成为现代足球成功的共性。
海港样本:从后场组织到17秒破门
相比之下,中超的传控氛围要弱得多。最近几个赛季,场均准确传球超过400次的球队不超过三支,2023赛季甚至为零。海港在穆斯卡特执教下,已连续两个赛季突破这一标准,而在2023年夺冠时,他们踢的还是防守反击战术,准确传球总数不足400次。理念的转变,使海港成为少数真正紧跟现代潮流的中超球队。
穆斯卡特在本轮赛后重申了理想:球队进攻的发起阶段要从后场的组织开始,换言之门将和后卫都要主动参与进攻的组织,这与中超长期流行的中方球员负责防守然后由外援负责进攻的务实足球完全不同。正因如此,本赛季海港场均准确传球达到420次,比申花多出近100次。换言之,本赛季迄今,他们比同城对手多约2000次的准确传球,显然球员的默契度更高。海港客场战胜申花的比赛中,正是依靠这种进攻中默契的传接球能力,取得两球领先。
当然,坚持传控并非没有代价。联赛第18轮面对西海岸的高位逼抢,海港门将颜骏凌依然选择短传组织,结果队友的连续失误被对手抓住机会破门,最终只拿到一分。那场比赛后,海港一度落后申花六分。风险可见一斑,但从长远看,这种坚持依然意义重大。对海港而言,这种短期代价是他们成长为成熟传控球队的必经过程。
本轮对河南的第三个进球堪称经典的海港式进球。从颜骏凌的短传开始,蒋光太、刘若钒等人连续6次中短传配合,仅用17秒就完成推进,最终由维塔尔送出直塞助攻莱昂纳多射门得分。传接球的精准与默契,让进攻既快速又稳妥,这与申花依赖长传和直线渗透的“快”有本质不同。
即便奥斯卡、巴尔加斯两位核心外援本赛季离队,海港依然没有动摇传控思想。而且,穆斯卡特本轮赛后还暗示,球队的传接球默契度尚未达到理想水平。显然,他们对传控的坚持并未因防守端的务实调整而动摇。这种坚持,在中超尤为稀缺。
对手对照与中超启示
从对比角度看,北京国安是另一支传控突出球队,场均准确传球甚至接近500次。但站位过于靠前的防线一度成为球队“命门”,导致三轮只拿一分,争冠形势急转直下。最近他们在后场布置上更务实,收缩防线并取得两连胜,与领头羊的分差也缩小到了两分。这说明传控需要与防守的平衡结合,否则难以持续。
申花和成都蓉城的准确传球次数均未达到400次,但情况不尽相同。斯卢茨基的球队其实传球质量并不差,依靠更直接长传以及高质量的传中发起致命一击依旧具备足够竞争力;成都的成绩更多是靠“守”出来的,作为争冠球队,进攻效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这也凸显了海港坚持从后场发起进攻的独特价值。
虽然冠军归属仍未可知,但海港三轮连追对手七分,说明了一个事实:在中超这样一个整体传球质量偏低的联赛,坚持传控并非奢侈,而是能带来实实在在回报的现代潮流。这或许正是海港的最大价值:即便最终无缘卫冕,他们的实践也为中超开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争冠悬念背后,海港用自身的坚持,提醒中超球队——战术层面的成长同样值得追求。
Copyright © 2021-2024 360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0026116号-1